首页>>新闻>>新闻报道

最新研究证明: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种组成
发布日期:2018-06-21 来源:中国科学院院刊 作者: 点击率:152


近日,国际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以“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exemplifies the hidden extinction of cryptic species” 为题,报道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、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、张亚平院士及Robert Murphy教授团队领衔的多个国内外研究人员参与的合作成果。

 

该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(有可能为8个)组成,中国大鲵的保护面临着重大调整,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。

 

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,历经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,开展了大量艰苦的野外科学考察工作,采用非损伤取样和先进的基因组研究技术,通过对上千份样品的系统分析,令人吃惊地发现,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的中国大鲵至少存在五个种。这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保护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。

 

中国大鲵(Andrias davidianus),俗称“娃娃鱼”,为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,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,体长可以达到2米。“水中大熊猫”娃娃鱼至少5个物种,隐存物种正悄然灭绝。若不及时调整,不仅有的物种不能得到保护,还很容易使小种群物种受到其他物种的基因侵蚀,甚至被取代,造成巨大遗传资源损失甚至物种灭绝。

 

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及美洲大鲵,共同组成了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(Cryptobrachidae)。该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(约160 Mya)。因而,中国大鲵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(Evolutionary distinctive),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,堪称“水中大熊猫”。

 

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、黄河及珠江流域的18个省份。自20世纪50年代起,由于栖息地连续破坏,以及人为过度捕捉,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迅速减少,目前野外种群罕见。中国大鲵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(CE,critically endangered),并收录入CITES公约附录I,在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。

 

中国大鲵的保护问题受到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鲵的保护,在就地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两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。

 

至今,全国已建立48个涉及保护中国大鲵的自然保护区,其中主要针对中国大鲵的保护区有33个(国家级3个),保护区占地面积达17.10万公顷。自上世纪70年代,阳爱生等人就开始了对中国大鲵人工养殖技术的探索。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,中国大鲵的养殖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功。

 

为了增加野生种群,政府组织了频繁的放流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放流数量达到105918尾。与此同时,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,人工养殖市场繁荣发展,自90年代中期以来,一尾性成熟中国大鲵市值一度过万元。大量野外种群被非法捕捞并被买卖进入养殖市场。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大鲵保护的困境:在野外很难看到野生种群,养殖场内却保存着成千上万的个体。

 

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,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。目前我国实施的保护是基于“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”的保护措施和市场化的人工、放流增殖,并未对不同地方的种群加以区别对待。

 

Murphy et al. 2000的研究中,首次在遗传学水平发现中国大鲵的黄山种群存在独特的分化。考虑到两栖类不易迁移的习性,容易隔离分化,而中国大鲵分布范围较广泛,又经历了较长的演化历史,全国范围内中国大鲵不同地方的种群是否存在显著的分化?目前的保护策略是否得当、有效?

 

为解答以上问题,更好地保护中国大鲵,自2007年,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、张亚平和Robert Murphy带领的团队便开始了对中国大鲵的研究。经过近10余年的考察和走访,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单位和林业部门合作,在全国范围内共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(多为皮肤脱落和口腔刮取组织样品),进而对其野生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

 

(摘编来源:中国科学院院刊